近日,上海市税务机关制发《关于办税服务场所试行弹性工作制度的意见》,在全市集中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办税服务厅、办税服务窗口和专业征收窗口等办税服务场所试行弹性工作制。
按照意见要求,上海市税务系统各基层税务分局将在保证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对窗口开放数量和窗口工作时间作出相应调整,合理分配窗口人员工作和休息时间,缓解窗口一线税务人员的身心压力,使其能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为确保该制度的有效落实,上海市税务机关做好各个办税服务场所的科学定位、岗责分工、应急保障和环境改善等工作。针对综合性、专业性两大类办税服务场所在主要职能、人员规模结构、受理量、涉及业务类型、服务对象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上海市税务机关通过现状梳理和特点分析,对全市各办税服务场所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同时,采集、分析一段时期内办税服务场所的业务受理量,合理划分每月高峰期和每日高峰时段。
在职责分工方面,上海市税务机关梳理各类服务窗口功能,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工作内容、岗位责任及岗位要求等事项,以此作为同类窗口岗位人员分组的基础和依据。上海市税务机关对窗口工作人员承担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在分组过程中合理确定每组人数及轮休人员的比例。
上海市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对办税服务场所每个月高峰期的非高峰时段,实行部分待岗休息;对每个月的非高峰期,实行上下午轮班制。同时,制订和完善总值班制度和应急调度方案,及时根据实际业务受理量调配人员,确保窗口服务正常有序。上海市税务机关大力推广自助办税服务终端(ARM机)和网上办税,切实减轻办税服务场所办税人员的工作压力。
在改善环境方面,上海市税务机关在办税服务场所外设置相对独立的休息区域,突出学习功能,引导每位税务人员充分利用弹性工作时间,在休息区域开展有益身心健康、提升自我修养、增强业务技能的活动;建立健全科学的窗口办税服务绩效考评制度,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办税服务过程监控,充分运用社会监督、第三方评价等形式拓宽监督途径;完善办税服务场所定期轮岗制度,加大对办税服务场所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积极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