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在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当下,如何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吸引外资?外商投资成功率连年位居全国前列的上海浦东经验可供借鉴。
根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德勤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浦东新区的外商投资平均成功率(即实到外资除以合同外资所得比率)达到68.3%,位居全国首位,不仅高于上海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更远超全国平均30%的成功率。此外,浦东外商企业运营率(即参加年检正常运营企业数除以累计批准项目数)为66.6%,同样高于上海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浦东的外商投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外资企业营业收入总量从2008年的1.4万亿元提升到2012年的2.7万亿元,纳税总额在此期间也增长了近1倍。由于外资质量较高,在产业链中相对高端,因此,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浦东的外资企业经营效益受到的冲击也较小,户均利润总额达2500多万元,平均投资回报率达36%,比世界银行发布的外资企业在华平均投资回报率高出14个百分点。
在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不再延续、经营成本显著上升的背景下,浦东为何仍能成为外资投资热土?浦东新区商务委主任辛雅琴说,通过一系列外商投资领域的制度创新,浦东已营造出适宜外商发展的良好环境,例如经过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浦东行政审批事项从724项减少到220项,外资企业设立审批由8个工作日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制度的优势和营商环境吸引外商近悦远来,近十年来浦东外资企业增资约占当年新增合同外资总量的七成。
借综合配套改革的春风,浦东率先开展外商股权投资管理,境内自然人参与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国际商业保理,汽车租赁等领域先行先试,同时在创业投资、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等新领域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外资企业跨行业经营。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中央部委在浦东的改革试点,更是为跨国企业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非贸付汇等都提供了便利。
良好的制度环境使浦东成为知名跨国公司在国内最集中的地区,《财富》500强中已有308家落户浦东,投资项目1000多个,合同外资324亿美元。在浦东的21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年销售结算能级接近2500亿元,年纳税总额已突破165亿元。外资企业在浦东的年研发投入也达到259亿元,“在中国,为世界”的反向创新成为浦东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新模式。
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推进,未来浦东吸引外资的前景继续看好。而在外商投资第三产业规模大幅超过第二产业等趋势推动下,浦东外资制造业项目已从高峰期的4500多家下降到2400多家,成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来源/作者: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