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热词:
上海城市精神: 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中国税务报:依托大数据管好“小税种” ——上海打造车船税联网共治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06-06 13:09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沪上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2017年,上海市地税局共对518万余辆机动车征收车船税23.6亿元,这一“小税种”已逐渐成为税收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于机动车涉及千家万户,数量庞大,流动性强,履行代收代缴义务的保险机构网点众多,管理难度很大,该局探索多部门协同治理新模式,打造大数据联网管理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大集成

  上海市地税局与保险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共管共治,联合建设了上海市机动车车险信息平台,各部门之间可做到明细采集、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实现了对全市车船税的源头管控。

  多部门数据集成大大提高了车船税代收代缴的便捷性和准确性。该信息平台能够获取车辆应纳税额等数据,每一位机动车车主在购买交强险时可以明确纳税义务,及时准确缴纳税款。税务机关也能通过该信息平台实时监控收缴车船税的信息,确保征管信息真实可靠。

  有了车船税大数据,税务机关迅速精准落实税收政策“如虎添翼”。每当国家关于节约能源、新能源车辆的车船税减免税政策发布后,上海市地税局都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在该信息平台相应修改有关程序,确保政策及时落地。符合减免税条件的车辆车主投保时,保险机构的业务员只需输入车牌号码或新车车型信息,该信息平台就会自动搜索、比对,实时显示减免税信息。

  据统计,近5年来,全市已有76万余辆次的节约能源和新能源车通过该信息平台享受车船税减免税政策,纳税人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风险实时控

  所谓“见税出单”,是指在该信息平台上,车主只有足额缴纳了车船税,保险机构才能为其开出保单。从保险机构出单申请、银行入账记录获取、数据比对校验通过,直至发放保单,全程都由该信息平台实时交互信息,保证税款足额缴纳。在此工作模式下,全市已实现车船税零欠缴。

  据了解,目前在沪行驶的非沪牌车辆约有148万辆,已占全部机动车保有量的近三成。针对此类车辆容易产生的信息采集错误、计税依据不准确的风险,自2018年起,上海市地税局在该信息平台开发启用了新的校验程序。

  在新程序下,凡是非沪牌照车辆车主提供的完税凭证所显示税务机关省份与车辆登记地不一致的,即被认定为未按规定纳税。系统将要求车主在购买交强险时一并缴纳车船税,同时提醒车主原在其他省份缴纳的车船税可在当地办理退税,堵塞了税收征管漏洞。

  监管更有力

  上海市地税局借助日渐成熟的该信息平台,通过扫描管控盲区、锁定疑点信息和数据反向验证等信息手段,切实提高了监管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也使原本繁重的检查工作变得更高效、更精准。

  2017年,上海市地税局依托该信息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顺利开展了车船税代收代缴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在全市35家保险机构近两年内代收代缴车船税的海量信息中,通过设置“非沪号牌车辆”“新购置机动车”和“投保人名称与证件号码类型不一致”等风险点,筛选抽取了17.3万条车辆信息,精准锁定疑点。在此基础上,该局又经过案头分析、问题归类、实地抽查和约谈检查,指导有关保险机构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车船税代收代缴工作。

  上海市地税局财产行为税处处长严庆表示,车船税代收代缴联网管理模式运用至今已有10个年头,功能日臻完善,累计征收机动车车船税146.7亿元,纳税车辆达3142万辆次。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车船税征收面广、数据难集中等问题,既让纳税人投保、缴税可“一站式”办结,有助于保险机构依法履行代收代缴义务,又有利于加强税源管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已日益成为税务机关“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有效依托。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号 电话:021-12366

网站标识码:bm29090019 沪ICP备1902564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5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