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一个普通工作日,对松江区税务局的马宇琳而言却意义非凡。上班后,她像往常一样登录单位的数字人事系统,发现屏幕上多了一条节日祝福:“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祝您节日快乐!”
原来,这位全国税务系统纳税服务类业务大比武的优胜个人,今年已成为上海市税务系统的兼职教师。“能走上三尺讲台,是我儿时的梦想!”谈起自己这个新角色,小马既激动又自豪:“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一定竭尽全力,把自己全部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传授,为税收事业共同奋斗。”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市税务局在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进程中,按照税务总局 “改革推进一步、培训跟进一层”要求,着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兼职师资队伍,为改革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保障。目前,全系统共有120名兼职教师,均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和作风优良的税务干部,其中包括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学员)、素质提升“115”工程专业骨干、优秀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岗位能手等。
“这些兼职教师通常是税收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与税务学校的专职老师相比,他们具有更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上海市税务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金萍说:“因此,兼职师资队伍不仅在税务系统教育培训的师资结构和数量上是一种有益补充,更是税收实务培训方面的主力军。”
今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挂牌。为机构改革后的新一轮大规模业务培训早做准备,市局从税收政策、纳税服务、税收征管和税务稽查四类基层工作岗位中精选出41名兼职教师,进行了为期10天的强化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兼职师资的综合素质、教研能力和授课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税收改革中的“头雁效应”。
这次培训不仅向兼职教师们灌输了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更是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方式,让他们迅速掌握现代培训教学的技术与方法。“半小时试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每名学员都要在备课后进行教学演练,现场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点评。
“你刚才讲得不错嘛!”“好紧张啊,虽然自己都练了五个晚上了,上台前还担心准备得不够。”……来自徐汇区税务局的“115”工程岗位能手汤文涵,在工作中是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但毫不掩饰自己初登讲台的拘束紧张。她说:“通过培训试讲,感觉自己‘解锁’了许多新技能。过去,我只关心本职岗位,现在我却开始从教学的角度,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工作经验变得可复制、可推广,在税务工作的更多领域和更多部门得到运用。”
10天的高强度培训使兼职教师们提升了自身职业素养和实际教学能力,从“优秀运动员”向“优秀教练员”发展。不仅如此,在培训中他们还发挥专业特长,集体研究设计了118门业务培训课程,其中37门已申报脱产培训课程,39个网络培训课件列入制作计划。这批“学教研”成果大大丰富了机构改革后的税务教育培训资源。
8月份,全市新税务机构录用的第一批300多名新公务员陆续报到。这些天,市局人事教育处的孙雯正在紧张地为即将开班的新进公务员初任培训备课。作为数字人事和行政管理方向的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学员,孙雯可谓兼职师资队伍里的资深骨干。她在各类培训班中多次担任数字人事系列课程的主讲人,2016年至今累计授课20余场,培训干部约1500人,她的许多学生如今已成长为税务系统数字人事工作的中坚力量。
对于这次初任培训班的教学任务,孙雯格外重视。她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给我们的数字人事工作带来更多、更高的任务与挑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授,让这些税务系统的‘新鲜血液’了解税收改革、了解数字人事,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颗纽扣’。”
除了领军人才和专业骨干,市局也鼓励处级领导干部走上讲台成为兼职教师,更大范围地发挥他们的引导带动作用。挂职于市局纳税服务处的王靖副处长回忆起不久前为数字人事“两测”培训班教授《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课程时的场景,至今还有些兴奋:“第一次上讲台确实很紧张啊,备课的讲稿准备了一晚又一晚,PPT也是一改再改。从反馈信息来看,这堂课得到了学员们的肯定,对工作也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我挺有成就感,也感到十分欣慰。”
如今,一门门“兼职师资出品”的优秀课程走进培训班的课堂,一个个专题课件和讲座视频在上海税务远程教育网络上播放,上海税务系统的兼职师资队伍已成为帮助带领广大税务干部提升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导师团”。市局人事教育处处长李俊强表示:“在税务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将持续发挥优秀兼职师资队伍的‘领头雁’作用,引领税务干部围绕中心工作、提高实战能力、解决工作难题,促进各项改革举措顺利落地,适应新形势下税务教育培训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