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之一,阳春三月本该是热闹繁荣的旅游黄金期,游轮市场运营跌至“冰点”,例如歌诗达已经取消了近期从中国母港出发的所有航次。上海虹口区税务部门对交通运输行业复工以来的开票户数和金额进行深度分析后发现,“旅客票务代理”子行业开票数据却明显滞后,经过相关排摸对比,大数据定位到了歌诗达邮轮船务(上海)有限公司。
“我们很关心这次疫情期间新出台的税收扶持政策,恰好税务局就找到了我们。”根据最新政策规定,相关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得知在适用范围内,这家正在寻求帮助的意大利独资游轮船务公司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和歌诗达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税收大数据“精耕细作”的受益者,税务部门“靶向”投放惠企政策,最大限度提升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信心。虹口区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立即对相关企业展开排摸,通过与申报数据交叉比对,筛选出可能符合政策条件企业,然后‘一户一策’开展‘滴灌式’辅导。”
台巨纺织(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纺织制品批发、零售,以及纺织制品技术开发服务的港资企业,雇佣员工超百人。2月以来,闵行区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经营能力评估,从企业收入、成本、费用、流动资金、工资薪金等维度出发,快速搭建数学模型,测算出资金流动性触警企业。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台巨纺织可能存在一定流动性紧缺迹象。
闵行区税务局主动与企业对接,宣传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提高以及疫情期间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将企业税收贡献度、疫情影响测算等相关数据共享至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在获取台巨纺织等流动性触警企业名单后,加快资金兑付审批进度,调配资金,确保兑付到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及时出台的一揽子配套政策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守望相助的温暖。”收到徐汇区税务局第一时间推送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优惠政策,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财务沈缨“点赞”道。迅销(中国)拥有知名品牌“优衣库”,疫情期间向一线医护人员捐赠了价值约252万元的高功能保暖衣物。从税务部门的支持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推送中,沈缨了解到,这批捐赠物资可以全额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我们感受到来自中国政府的支持,我们外资企业也有责任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传递这份力量!”沈缨介绍,疫情爆发后,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向32000名员工承诺“不裁员、不降薪”。
据悉,随着“上海28条”等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的持续落地,上海外资企业逐步恢复生产活力。数据显示,截至3月8日,上海外资行业复工率达到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