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减税降费是财政政策的发力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的目标是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这一规模有望达到历史最高。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约占全年目标额的六成。退税资金全都直达企业,受到企业广泛欢迎,尤其是处于研发积累阶段,投入多收入少的企业,在留抵退税中将有较为显著的获得感。请听报道: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出减税降费。2020年社保降费是主力,去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唱主角,而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成为减税降费新抓手。据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测算:
“留抵退税占到2022年减税降费总规模的六成。我们估测来看,2021年全国留抵规模约1.9万亿,占增值税收入的30%左右,2022年有1.5万亿的留抵退税,也就是之前留抵规模的78.5%左右,政策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这里涉及两个对大众来说有点陌生的概念,增值税留抵和留抵退税。中国财科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季解释说,作为我们国家占比最大的税种,增值税占到全国税收收入的四成左右。企业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需要支付一笔增值税,称为进项,在销售商品和服务时同样能收取一笔增值税,称为销项,如果购买多销售少,就会产生增值税留抵。
梁季说,“等到月底的时候,企业要把收取的增值税的税款减掉支付的增值税的税款,如果是说收取的税款大于支付税款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差额交给政府。如果是说我们收取的少于支付的相当于是个负值,那么我们就把这个称为待留抵的税款,意思就是说待到以后的月份进行一个抵扣。”
增值税留抵过去只能趴在企业账上,在规定的几年内逐步用于抵扣增值税销项。梁季说,留抵退税相当于政府主动帮助企业盘活增值税留抵这块资产。
“增值税留抵税款退税就是政府将原来企业留到以后抵扣的税款提前退给企业,这个政策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了企业现金的一个占压。"
其实留抵退税政策2019年二季度就已经开始实施,注册在闵行区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爱博医药科技公司在税务部门精准指导下,已经先后三次享受政策红利。公司财务负责人李芬介绍,目前留抵退税的政策门槛还比较高,退税额计算也比较复杂,好在上海的电子税务局能够精准推送消息提示,方便企业退税申请。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留抵退税力度,作为企业非常期待。
"这个政策期望挺大的,因为像我们这种企业是在纯投入阶段,有很多的进项,然后就是没有销项,所以就会产生大量的研发的留抵,然后实际上资金对我们研发类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的一个事情。政府有特别理解企业的一个难处,对我们企业来说真的是托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