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李克强总理到国家税务总局考察并主持召开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座谈会。上海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总理讲话精神,要求全市各级税务机关用“工匠精神”精细做好营改增每个环节工作,确保改革如期顺利落地。
在近日召开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专题座谈会,上海税务部门邀请了本轮纳入营改增的四大行业代表、专家学者及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代表共同参与、共话改革,广泛听取各界的意见建议,现场答疑解惑,增进社会各界的互动交流和对改革的理解认同。过剑飞局长出席并作发言,胡兰芳副局长主持,市局党组成员、浦东税务局局长庞为、总会计师李俊珅参加了座谈。
过剑飞局长率先发言,他指出本轮营改增的“收官战”对上海意义特殊,作为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发源地”,上海税务机关应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认识全面推开营改增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认真听取各方诉求,认真研究各类问题,义不容辞、奋勇当先,更加主动地谋划好改革的各项工作,确保改革稳步推进、政策如期落地。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建筑、房地产、金融、生活服务等四大行业政策面临哪些变化?税负是否下降?纳税人有何诉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即将纳入营改增的企业代表,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立信税务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和上海财经大学知名学者畅所欲言,从政策落实、征纳互动、系统对接等方面发表了各自观点,共同探讨了改革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共话机遇和调整。市税务局办公室、货物劳务税处、纳税服务处、征管科技处等有关处室及相关分局主要负责人同与会纳税人现场互动,直面问题、回应诉求。
“银行业对营改增高度重视,2015年4月起即成立了营改增工作专项小组,并聘请了专业的咨询公司筹划和预测营改增对整个银行业务的影响。经初步分析,短期内,由于银行内部管理软件系统的全面改造等项目,管理和运营成本会有所增加。但长远来看,可以抵扣的项目增加,上下游产业链打通,对企业整体的运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财务会计部总经理林道峰直言。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强也坦言,金融业对此次营改增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期待,不仅在前期多次向已纳入营改增的“电信”讨教,还不断内部加码,全面开展业务流程梳理和需求采集,抓紧时间、全力冲刺5月1日落地的营改增。同时,他也提出,面对全国42家分支机构和2万余处代理点,在哪个层级的分公司开票、是否可以汇总纳税等问题,急待税务机关明确。
作为房地产业代表的大华(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郁秀芳则提出,在面对消费者层面的税收目前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和同为本轮改革的建筑业之间,如何取得发票、按何种税率缴纳税款等政策,还需要税务机关进一步解读。话到此处,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资产财务部总经理王红顺也强调,作为一直缴纳营业税的建筑企业,对于增值税的会计核算、缴纳方式、发票的开具等问题也是常常“转不过弯”,希望税务机关能够提供渠道,为企业破解难题。
“沟通的渠道我们开辟了不少,12366热线电话、上海税务微博、微信互动、线上线下的办税服务厅,都开通了营改增业务的绿色通道。”参与座谈的胡兰芳副局长回答道,“此外对于刚才提到的,建筑业分支机构众多、层级复杂等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将大家的问题及时向税务总局报告,希望通过后续的操作性文件,尽量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生活性服务业的“领头羊”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资深税务总监薛润梅谈到了公司旗下“肯德基”、“必胜客”门店众多、经营形式多样的问题,希望税务机关能否给予其“电子发票”开票权,一方面减轻企业开具发票的成本,一方面也为需要发票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德勤”和“立信”二家事务所带来了他们对本轮营改增的看法及日常业务中客户反映的较为集中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也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深度剖析了此次营改增对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市局货物劳务税处负责人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沟通,就一些问题给予了解答。
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胡兰芳副局长首先对各位参加会议的行业代表表示了感谢,并要求与会部门整理出详细的问题清单,跟踪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情况。同时,她指出,作为长期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转变理念、全面理解增值税的内涵确实不易。但正如过剑飞局长所说,上海税务机关的全体税务人都会认真听取各方诉求,抢速度、抓进度、提效率,从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布局资源、优化纳税服务入手,主动做好营改增的各项准备工作,使纳税人有更多的获得感,使减负减税真正落到实处,积极应对、全力奋进,坚决把营改增工作落实好、执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