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上午,伴随着打印机运转的声音,在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门全体人员的凝视下,公司成功开具了第一张13%税率的增值税发票。
“对于东富龙来说,这是一张不同寻常的发票,因为它意味着东富龙以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东富龙董事、副总裁唐惠兴笑着告诉记者。
经过25年的艰苦打拼,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冻干机设备制造上市公司,现已有近9000台套制药设备、药品制造系统服务,并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近2000家知名制药企业合作。从“中国的东富龙”到“世界的东富龙”,东富龙完成了一度落后的中国制药设备企业与世界制药“第一梯队”的追赶、合作、竞争的过程,力争打造世界级“智慧药厂的交付者”。
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在长期由欧美企业垄断的制药装备市场攻城略地、纵横捭阖,最终成长为全球综合性制药装备主流供应商,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用公司董事、副总裁唐惠兴的话来说,“从冻干机制造水平可以看出中国制药水平的不断进步,东富龙就是要为全球药企搭建自动化、信息化的智慧药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生存和壮大的唯一秘密就是保持创新。”
“但保持创新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近年来,东富龙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作为实体经济制造业代表,东富龙一度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流动资金吃紧等问题,从而导致科研创新的发展滞缓。
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措施尤其是此次深化增值税改革成为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行业强势崛起的新契机。东富龙财务总监徐志军坦言:“4月1日起,降税率和增值税配套减税措施同步实施,原来16%和10%的税率调整为13%和9%,同时进一步扩大抵扣范围,增加了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抵扣。经初步测算,2019年公司预计可少缴增值税约330万,这是可是一笔真金白银的大礼包,我们将用来提高研发投入,保持公司的科技创新势头。这笔资金可以说是东富龙的一支强心剂。”
为确保增值税改革顺利落地,4月1日一早,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闵行区税务局杨朝彰局长带队来到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改革落实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杨朝彰表示:“减税降费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在一个具体的企业,就是有利于企业筹措更加充裕的资金,加快转型升级,从而提升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希望减税降费能为企业插上发展的翅膀,为东富龙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更好地布局一带一路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助力企业绘制更加瑰丽的‘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