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税务部门在政策落实、风险防范等方面主动作为,帮助企业解决涉税疑难问题,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开发更加高端的产品,持续加大对功能性硅烷材料的创新研发,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33件,新产品和新技术20多项,市场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公司每年把营收的5%投入到研发之中,去年第四季度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金额超过330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丁冰说。
“研发费用的归集和扣除业务性强,容易出现争议。为了减少风险,税务部门主动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账目,准确适用政策。”晨光新材料行政副总监葛利伟说。
与晨光新材料公司一样,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研发投入大户。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前不久公司在进行申报时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产生了疑问,税务部门立即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予以回应,向公司财务人员详细讲解政策对应的表单填报逻辑,协助公司财务部门完成了申报。
据了解,江西税务部门立足高技术制造企业发展实际,主动为企业讲解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解答企业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企业研发业务财税处理的合规性,帮助企业将研发创新能力转变为市场竞争力。
走进宜春万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制药装备+数字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造平台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平台,让‘一部手机管理一座工厂’的想象成为了现实。”公司财务负责人李莉介绍,在税务部门支持下,公司加快了“智改数转”的步伐,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公司生产效率提升15%,生产成本节约15%,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江西盛泰精密光学有限公司响应国家智能制造行动,全力建设5G+智能工厂。“针对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的投入核算、各项支出的归集,税务部门事先提醒我们修改补正,帮助我们规范核算,有效防范了风险。”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刘小华说。
2024年以来,江西省对1.6万家企业开展了转型诊断,超1万家企业实施了数字化改造。江西省税务部门深入排摸企业创新研发、固定资产采购等情况,做好政策辅导和风险提示提醒,帮助企业合规适用税费政策,更加规范地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赣南矿产资源富集,但有不少矿山品位较低。江西红山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方杰介绍,企业所辖矿山均属于低品位矿山,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较高要求,绿色发展压力较大。“这个时候税务部门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帮助我们及时享受了绿色税制的红利。”他说,公司满足资源税减免条件,近两年来累计享受低品位矿资源税减半217.7万元,这为公司稳定应用低品位、难处理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资金支持。
江西泉新电气有限公司投资4000余万元,从传统电瓷走向玻璃“智”造,引进的新工艺技术实现生产污水和废弃电瓷100%回收利用,公司因此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省级绿色技术创新培育企业。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刘继辉表示:“在国家绿色税制支持下,公司运用全氧燃烧技术每年能节约燃料近40万立方米,玻璃密炉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每年能节约用水13万吨。”
在技术攻关和税收政策激励下,江西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目前,江西已经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44家、绿色园区27个,全省省级绿色工厂产值约占规上制造业产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