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線上訪談

主題:依法納稅遵憲法 個稅扣除惠民生——第34個憲法宣傳周主題直播

時間:2022年12月8日(星期四)14:00

時間:2022年12月8日(星期四)14:00
嘉賓: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第四稅務分局
摘要: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個國家憲法日,12月4日至10日是本市第34個憲法宣傳周。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憲法的重要論述,大力加強憲法學習宣傳,市稅務局于2022年12月8日下午開展“依法納稅遵憲法 個稅扣除惠民生”主題直播活動。

線上訪談

訪談回顧

依法納稅遵憲法 個稅扣除惠民生——第34個憲法宣傳周主題直播

[主持人李慧]:各位新浪微網志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上海12366納稅繳費服務熱線的李慧。[2022-12-8 14:00:00]

[主持人馬致遠]:大家好!我是上海12366納稅繳費服務熱線的馬致遠,歡迎大家來到上海稅務微網志直播間。[2022-12-8 14:00:10]

[主持人李慧]:歡迎大家!馬老師,今天我們的直播課堂主要為廣大網友朋友們分享哪些內容呢?[2022-12-8 14:00:16]

[主持人馬致遠]:今年是1982年憲法頒布40週年,2022年12月4日,是全國第九個國家憲法日,本週正好也是上海市第34個憲法宣傳周。在剛剛閉幕的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維護憲法權威。” “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式、責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今天我們就以《依法納稅遵憲法 個稅扣除惠民生》為主題,開展憲法宣傳周主題直播宣講活動。[2022-12-8 14:00:30]

[主持人李慧]:好的,下面,我們先播放一段由稅務部門製作的憲法宣傳片《憲法的顏色》,請看。[2022-12-8 14:00:52]

[主持人李慧]:短片播放完了,相信這部紅色的憲法在每一名中國人心中都有著非常重要與崇高的位置。

黨的二十大報告針對稅收工作指出“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個人所得稅作為與每個自然人納稅人息息相關的稅收政策,每次個人所得稅的重大改革、優惠政策發佈都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2022-12-8 14:03:36]

[主持人馬致遠]:今天是憲法宣傳周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慧慧,我要考考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哪一條和稅收相關,你知道嗎?[2022-12-8 14:03:58]

[主持人李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六條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相信這條內容大家都已經很了解了。目前已經有13項稅收的專項法律完成了有關立法工作,而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就是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是最早完成立法的稅收專項法律之一。後面歷經多次修改,于2018年8月31日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完成第七次修正。才有了我們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22-12-8 14:04:20]

[主持人馬致遠]:看來慧慧你對稅收立法工作很是了解啊!那你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吧?[2022-12-8 14:05:10]

[主持人李慧]:眾所週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主要包括2019年起開始實施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六項政策以及2022年起新增的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一共“6+1”共七項政策。目前2023年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確認也已經開始啦!大家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APP及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頁端進行確認![2022-12-8 14:05:20]

[主持人馬致遠]:今天我們將講解大家所關心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有關政策,尤其是今年新增的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廣大學生家長所關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兩項主要內容,這兩項政策也是我們12366熱線的諮詢熱點問題。

我們今天的直播分政策講解、現場答疑兩個環節。下面,先請慧慧為我們講解一下今年新設立的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有關政策知識吧。[2022-12-8 14:05:41]

[主持人李慧]:好的,馬老師。今年3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通知》(國發〔2022〕8號)。通知中提到,2022年1月1日起,納稅人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子女的相關支出,可以按照每個嬰幼兒每月1000元的定額標準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這1000元的定額標準,可以選擇由嬰幼兒父母中的一方全額100%去扣除,也可以選擇由嬰幼兒父母雙方分別扣除50%,也就是説父母雙方每人每月各扣500元。[2022-12-8 14:06:11]

[主持人馬致遠]: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也就是説這一年內,父親100%扣除、母親100%扣除、父母各50%,三者只能選其一。而像上半年母親100%扣除,下半年100%父親扣除這種操作是無法實現的。[2022-12-8 14:07:00]

[主持人李慧]:另外對於有多個嬰幼兒的父母,您可以針對不同的嬰幼兒選擇不同的扣除方式。比如對嬰幼兒甲可以選擇由一方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扣除,對嬰幼兒乙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照每月500元的標準扣除。只不過針對於同一個嬰幼兒,扣除總額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扣除主體不能超過兩人,選定扣除方式後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2022-12-8 14:07:23]

[主持人馬致遠]:所以符合享受條件的父母雙方,還是儘量一開始決定好專項附加扣除的享受方式,方便及時順利地享受這項政策。[2022-12-8 14:07:56]

[主持人李慧]:對的,我們要做好區分的是,對於2022年之前出生的孩子,自2022年1月至滿3周歲前一個月的期間都可以享受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而對於2022年之後出生的孩子,則可以享受出生當月至滿3周歲前一個月期間的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2022-12-8 14:08:07]

[主持人馬致遠]:其實我們熱線來電中經常會遇到家長諮詢,如果嬰幼兒出生當月沒有享受到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是否可以後續享受的問題,慧慧也在這裡跟大家解答一下吧![2022-12-8 14:08:35]

[主持人李慧]:嗯,確實,在12366熱線中這個問題被問到的頻次非常高,其實是可以的。如果納稅人希望在工資薪金髮放時享受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可以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填報扣除資訊,選擇推送給任職受雇單位,單位在辦稅系統中更新納稅人的扣除資訊後,在下次發工資時會自動為納稅人扣除從符合條件月份起到申報當月的累計扣除;如果納稅人希望在2022年度匯算時再享受,也可以在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間,通過辦理年度匯算補充符合條件月份的專項附加扣除。[2022-12-8 14:08:47]

[主持人馬致遠]:這裡我也補充一下,如果納稅人在嬰幼兒出生的當月沒有享受,您是可以在當年的後續月份補充填寫有關資訊,如果選擇扣繳義務人申報,則是在單位發放工資時追溯享受,如果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就是在次年3至6月辦理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時一次性享受。[2022-12-8 14:09:50]

[主持人李慧]:是的,即使您沒有及時填報專項附加扣除資訊,也是可以追補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這點也請廣大納稅人繳費人放心。[2022-12-8 14:10:18]

[主持人馬致遠]:那我再來舉個例子吧!如果納稅人的子女在2021年10月出生,自2022年1月1日起納稅人即符合享受此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條件。納稅人4月份將嬰幼兒資訊提供給任職受雇單位,單位在發放4月份工資時即可為納稅人申報1月份至4月份累計4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

如果納稅人的子女在2022年2月才出生,那麼自2022年2月起納稅人即符合專項附加扣除享受條件,納稅人4月份將嬰幼兒資訊提供給任職受雇單位,單位在發放4月份工資時可為納稅人申報2月份至4月份累計3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2022-12-8 14:10:27]

[主持人李慧]:一般來講,嬰幼兒出生後,會獲得載明其姓名、出生日期、父母姓名等資訊的《出生醫學證明》。納稅人填報子女資訊時,證件類型可選擇“出生醫學證明”,並填寫相應編號和嬰幼兒出生時間即可;嬰幼兒已被賦予居民身份證號碼的,證件類型也可選擇“居民身份證”,並填寫身份證號碼和嬰幼兒出生時間即可;嬰幼兒名下是中國護照、外國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等身份證件資訊,也可作為填報證件。

極少數暫未獲取上述證件的,也可選擇“其他個人證件”並在備註中如實填寫相關情況,也不影響您享受扣除。後續納稅人取得嬰幼兒的出生醫學證明或者居民身份證號碼的,及時補充更新即可。

在此期間,如稅務機關聯繫您核實有關情況,您可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將證件照片等證明資料推送給稅務機關證明真實性,以便繼續享受扣除。[2022-12-8 14:11:28]

[主持人馬致遠]:這裡呢,我也來解答一個常見的“小眾問題”,如果撫養監護人不是嬰幼兒的親生父母,是否可以享受這個政策呢?其實政策也做了有關考慮,該項政策的扣除主體是:3歲以下嬰幼兒的監護人,包括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人員。

其實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政策也是支援國家優化生育政策的重要支撐,對於我國人口結構的改善有著非常重要的長遠意義。

另外,我們友情提示微網志的朋友們,您應當對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稅務機關將通過稅收大數據、部門間資訊共用等方式,對納稅人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進行核驗,對發現虛扣、亂扣的,將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2022-12-8 14:13:18]

[主持人李慧]:不知道剛剛的講解,大家是否清楚呢?無論您是否已經享受了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您都可以在現場答疑環節通過我們上海稅務微網志評論留言提問,稍後我們也會選取一些代表性的問題來做解答,非常期待您的參與!

對了,馬老師,剛剛介紹了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的政策要點。納稅人子女滿了3周歲,就可以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了,請你也介紹一下吧![2022-12-8 14:14:08]

[主持人馬致遠]:好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內容主要是: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這裡的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滿3周歲至小學入學前處於學前教育階段的子女,同樣按照本條款執行。

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2022-12-8 14:14:44]

[主持人李慧]:謝謝馬老師的介紹,其實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覆蓋時間段比較長,也是我們大部分為人父母的家長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我想趁此機會幫微網志的朋友們向您提幾個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問題,如果納稅人的子女是在境外接受教育,也可以享受扣除嗎?和在境內接受教育有什麼區別嗎?[2022-12-8 14:15:37]

[主持人馬致遠]:在境外接受教育也可以扣除的。無論子女在境內學校或境外學校接受教育,都可以享受扣除。區別在於境內接受教育的,不需留存任何資料。境外接受教育的,需要留存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留學簽證等相關教育的證明資料備查。[2022-12-8 14:16:14]

[主持人李慧]:原來是這樣。馬老師,今天直播前啊,我姐姐特意托我向您諮詢這樣一個問題,她家的孩子上學比較晚,滿3周歲了還沒有進入幼兒園,她也可以申報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嗎?[2022-12-8 14:16:43]

[主持人馬致遠]:這種情況是可以扣除的。不管有沒有入園,子女滿3周歲的當月都算做學前教育階段可以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2022-12-8 14:16:58]

[主持人李慧]:那升學期間,比如子女6月高中畢業,9月上大學,7、8兩個月能不能享受子女教育扣除?[2022-12-8 14:17:12]

[主持人馬致遠]:是可以扣除的。只要是連續性的學歷(學位)教育,升學銜接期間也屬於子女教育期間,也是可以申報扣除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在學生升學、轉學時,您在個人所得稅APP--專項附加扣除填報模組可以修改子女受教育階段起止時間和就讀學校,像慧慧你剛剛提到的情況,選擇把7、8兩個月併入高中階段或大學階段其中之一就可以了。[2022-12-8 14:17:26]

[主持人李慧]:那我明白了,連續性的學歷(學位)教育!是不是説,如果我大學畢業後直接考取研究生,暑假期間也可以扣除。但如果是非應屆,備考研究生期間是不能按子女教育進行扣除的?[2022-12-8 14:18:03]

[主持人馬致遠]:是的,慧慧理解的很對。我在這裡再跟大家提示一下,只有連續性的學歷(學位)教育的升學銜接期間可以扣除,而比如先選擇進行工作,之後再邊工作邊準備考取研究生進修,那這段研究生備考期間,是不可以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2022-12-8 14:18:20]

[主持人李慧]:馬老師,因為學校有公辦、民辦之分,很多學生家長比較關注,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對於學生就讀學校有沒有要求呢?[2022-12-8 14:18:42]

[主持人馬致遠]:其實政策對於學校沒有更多的要求,無論子女在公辦學校或是民辦學校,在境內學校還是在境外學校接受教育,都是可以享受扣除。[2022-12-8 14:18:57]

[主持人李慧]:那如果學生讀書期間出現了保留學籍去服兵役的情況,是否還可以繼續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呢?[2022-12-8 14:19:09]

[主持人馬致遠]:是可以的,只要子女教育階段學籍保留,保留學籍期間都是可以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2022-12-8 14:19:20]

[主持人李慧]:以上就是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主要內容啦!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繼續教育、贍養老人、大病醫療等5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時間原因,我們今天就不一一講解了。

另外近期也出臺了個人養老金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併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2022-12-8 14:19:58]

[主持人馬致遠]:如果大家對上述政策仍有疑問,您可以通過掃描我們的二維碼進入上海稅務智慧諮詢系統或撥打12366熱線,相關解答您可以在智慧諮詢首頁-專項附加扣除專題欄目查看,上海稅務將為您答疑解惑。(在這裡要認真地做一個廣告:在這裡還是強力推薦一下我們的上海稅務智慧諮詢系統,我們通過長期收集整理納稅人繳費人關心的各類稅收問題,通過專題問答和情景式問答的方式,運用智慧系統來解答您所需要的各類常見問題或熱點問題,無論您是在電腦端還是在手機端,都可以輕鬆與上海稅務智慧諮詢系統進行問題交互,期待您的使用哦!)

言歸正傳,不知道廣大網友們有沒有符合條件但是忘記報送資訊的呢?大家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APP填寫資訊並報送哦!

在個人所得稅APP-辦稅-專項附加扣除填報模組,選擇所屬年度填寫對應資訊,全程“非接觸式”辦稅,非常簡單便捷,填完就可以享受啦![2022-12-8 14:21:06]

[主持人李慧]:是呀,大家記得,在個人所得稅APP填寫完專項附加扣除資訊後,如果選擇的是扣繳義務人申報,要提醒任職單位在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下載更新您填寫的資訊,這樣才能確保在預扣預繳環節按月累計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各位朋友們,如果我們的政策講解部分還沒有解決您遇到的問題,大家也可以將您的問題打在評論區,我們馬上進入現場答疑環節。[2022-12-8 14:22:45]

[主持人李慧]:網友@花應開了提問專項補充了,但是每個月都沒有扣是為什麼?[2022-12-8 14:23:42]

[主持人馬致遠]:請先確認填報資訊時是否選擇由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環節扣除,同時,扣繳義務人在扣繳申報時應及時更新納稅人專項附加扣除數據。如預扣預繳時未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您也可在匯算清繳期間補充享受。[2022-12-8 14:23:48]

[主持人李慧]:馬老師,我看評論區的有朋友對嬰幼兒照護的扣除時間還是有些疑問,有一位網友火星人333問能不能再詳細講解一下2022年前後出生的嬰幼兒扣除上有哪些不同呢?[2022-12-8 14:24:46]

[主持人馬致遠]:其實我們只要明確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是從2022年1月1日起執行的。對於2022年之前出生的孩子,從2022年1月至滿3周歲前的一個月可以享受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對於2022年之後出生的孩子,就可以享受出生當月至滿3周歲前一個月的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2022-12-8 14:24:52]

[主持人李慧]:我看到有一個朋友叫肥貓奧利,問道,聽了今天的講解才知道嬰幼兒照護的政策,我的孩子是今年9月出生的,我現在把資訊報送給單位,單位也可以幫我扣除嗎?[2022-12-8 14:25:48]

[主持人馬致遠]:是的,如果您的子女在2022年9月出生,也就是從2022年9月起您就符合了政策享受條件,您現在把資訊報送給單位,單位在發放12月份工資時可以為您追溯申報9月份至12月份累計4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如果扣除後,當月應納稅額為負數的話,您可以在次年3至6月份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時申請退稅。[2022-12-8 14:25:55]

[主持人李慧]:有一位叫CHENcc2020的網友問,工作後再念一個研究生學歷,可以繼續教育扣除嗎?[2022-12-8 14:26:42]

[主持人馬致遠]: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2022-12-8 14:26:52]

[主持人李慧]:有一位叫greatcat的網友問,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必須要取得發票才能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嗎?需不需要將有關資料提交給稅務部門呢?[2022-12-8 14:27:46]

[主持人馬致遠]:這個優惠政策實行“申報即可享受、資料留存備查”的服務管理模式,是不需要發票的,我們只要按規定填報相關資訊就可以啦。這些資訊包括:配偶及子女姓名、身份證件類型(如身份證、子女出生醫學證明等)及號碼、本人扣除比例等。申報時不需要向稅務機關報送資料,留存備查即可。[2022-12-8 14:28:04]

[主持人李慧]:還是有家長關心,孩子滿3周歲和進入幼兒園的政策關係,馬老師能幫我們再解答一下麼?[2022-12-8 14:28:41]

[主持人馬致遠]:很多父母可能有疑問,3周歲的孩子如果尚未進入幼兒園,能不能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大家不用擔心,是可以的哈,不管有沒有入園,子女滿3周歲的當月至小學入學前一個月,都算作學前教育階段,可以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2022-12-8 14:28:53]

[主持人李慧]:很多朋友在問,如果在私立醫院就診是否可以享受大病醫療的扣除項目呢?[2022-12-8 14:29:40]

[主持人馬致遠]:對於納入醫療保障結算系統的私立醫院,只要納稅人看病的支出在醫保系統可以體現和歸集,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支出,都可以按照規定享受大病醫療扣除。[2022-12-8 14:30:01]

[主持人李慧]:我看評論區有朋友問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中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具體範圍是什麼?我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拿到的證書可以按繼續教育享受扣除呢?[2022-12-8 14:30:31]

[主持人馬致遠]: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您可以參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發佈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因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是動態調整的,如果您報名的職業資格,在考試時還在目錄裏,但領證時已移出目錄,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看證書上載明的發證時間或批准時間,如果這個時點該職業資格仍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您就可以正常享受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2022-12-8 14:31:09]

[主持人李慧]:網友多米多蛙問,如果是在國外進行的學歷繼續教育,或者是拿到了國外頒發的技能證書,能否享受繼續教育扣除呢?[2022-12-8 14:32:30]

[主持人馬致遠]:政策規定,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的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支出,以及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可以按規定享受扣除。對於納稅人在國外接受的學歷繼續教育和國外頒發的技能證書,是不符合“中國境內”的規定的,所以不能享受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2022-12-8 14:32:33]

[主持人李慧]:馬老師,我們官方微網志曾收到過這樣的私信,朋友問我怎麼判斷我接受的教育是可以享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扣除的呢?[2022-12-8 14:33:24]

[主持人馬致遠]:是這樣的朋友們,如果您就讀的學校為您建立了學籍檔案,您可以享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扣除。[2022-12-8 14:33:33]

[主持人李慧]:那我替朋友們多問一句,如果同時接受多個學歷繼續教育或者取得多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是否都能扣除呢?[2022-12-8 14:33:57]

[主持人馬致遠]:對同時接受多個學歷繼續教育,或者同時取得多個職業資格證書的,只能填報其中一個。但如果同時存在學歷繼續教育、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兩類繼續教育情形,則每一類都可以填寫。納稅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可以按照每月400元的標準扣除,全年共計4800元;如果在同年又取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或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且符合扣除條件的,全年可按照36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因此,對同時符合兩類情形的納稅人,該年度可疊加享受扣除,即當年其繼續教育最多可扣除8400元。[2022-12-8 14:34:10]

[主持人李慧]:有位叫空空如也夢想家的網友問剛填了資料,想問問繼續教育需要什麼材料留存被查?[2022-12-8 14:35:17]

[主持人馬致遠]:接受學歷繼續教育的,是不需保存相關資料的。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應當留存相關證書等資料備查。[2022-12-8 14:35:26]

[主持人李慧]:有位叫want仔大饅頭的網友問我替我朋友康裏子問一聲,他兒子在國外留學他報專項附加扣除也在手機上填就行了資料留著備查嗎?還是要填完去線下提交資料審核?[2022-12-8 14:36:15]

[主持人馬致遠]:不需要線下提供資料審核。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應當留存境外學校錄入通知書、留學簽證等境外教育佐證資料。[2022-12-8 14:36:43]

[主持人李慧]:那現在要請問馬老師有關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的問題了。有位叫Boom130310網友問:我的房貸是30年,可否享受360個月的住房貸款專項附加扣除嗎?我在填寫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時,房屋證書號碼應該如何填寫呢是?[2022-12-8 14:37:34]

[主持人馬致遠]:我們政策提到的首套住房貸款是指購買住房時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住房貸款。具體是否符合,您可以諮詢所貸款的銀行。而納稅人的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是從貸款合同約定開始還款的當月至貸款全部歸還或貸款合同終止的當月,但期限最長不能超過240個月。

而我們需要填寫的號碼就是您取得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産權證上載明的號碼。如,滬房地*字20**第***號。當然如果您還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或者不動産權證,但有房屋買賣合同、房屋預售合同的,可以填寫合同上的編號。[2022-12-8 14:38:00]

[主持人李慧]:馬老師,有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撼樹蚍問,合租住房能分別享受住房租金扣除政策嗎?[2022-12-8 14:40:40]

[主持人馬致遠]:住房租金支出是由簽訂租賃合同的承租人扣除的。所以説,(若非夫妻關係)合租租房的個人,若都與出租方簽署了規範租房合同的話,都可根據租金定額標準各自扣除。[2022-12-8 14:40:51]

[主持人李慧]:有位網友問如果夫妻雙方共同貸款購房,都可以享受嗎?[2022-12-8 14:42:20]

[主持人馬致遠]: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2022-12-8 14:42:30]

[主持人李慧]:馬老師,評論區有位叫左右上下看看去的朋友在問了,贍養老人項目是父母都要滿60周歲還是只要一位滿60周歲就可以呀?[2022-12-8 14:43:01]

[主持人馬致遠]:父母中只要有一位年滿60周歲,您就可以按照規定標準享受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扣除標準要看您是獨生子女還是非獨生子女了。非獨生子女根據分攤方式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分攤扣除最高不得超過每月1000元。

如果納稅人的其他兄弟姐妹均已去世,則可以在第二年按照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標準2000元/月扣除。

對於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離異後重新組建家庭,在新組建的兩個家庭中,只要父母中一方沒有納稅人以外的其他子女,納稅人就可以按照獨生子女標準享受每月2000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除此之外,不能按照獨生子女享受扣除。[2022-12-8 14:43:24]

[主持人李慧]:納稅人的大病醫療支出必須是住院費用才可享受扣除嗎?[2022-12-8 14:46:40]

[主持人馬致遠]:不是的,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規定,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範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萬元的部分,在8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也就是説,大病醫療支出只需滿足上述條件即可,不考察納稅人是否住院治療。[2022-12-8 14:46:55]

[主持人李慧]:理解了。朋友們,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分別計算扣除額。即80000元限額可以累計。假設一個家庭中有夫妻和一個未成年子女,若選擇大病醫療都由父親扣除,那最高上限是3個80000元,共240000元。[2022-12-8 14:47:20]

[主持人馬致遠]:對!若您想查詢扣除金額,可以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手機APP首頁的“年度費用匯總查詢”模組查詢。當然也可以根據大病患者醫藥服務收費,及醫保報銷相關票據上的醫保目錄範圍內個人負擔的自付金額填寫。[2022-12-8 14:47:55]

[主持人李慧]:有位叫Ktazy的網友問年末住院,明年年初出院,這種是分到兩年扣除嗎?[2022-12-8 14:50:40]

[主持人馬致遠]:納稅人年末住院,第二年年初出院,一般是在出院時才進行醫療費用的結算。納稅人申報享受大病醫療扣除,以醫療費用結算單上的結算時間為準,因此,該醫療費用支出屬於是第二年的支出。該納稅年度結束時,如果達到大病醫療扣除的條件,納稅人可以在次年匯算時享受此扣除。[2022-12-8 14:50:51]

[主持人李慧]:有位叫我是一隻小可愛撒拉嘿的網友問我們家中兄弟二人但其中一人在國外定居,是否可以由父母指定或兄弟協商,由另一個子女享受2000元扣除標準?[2022-12-8 14:52:18]

[主持人馬致遠]: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每人平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2022-12-8 14:52:35]

[主持人李慧]:馬老師,其實還有很多網友在關心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如何填報的操作問題。您能簡要的為我們講解一下嗎?[2022-12-8 14:53:46]

[主持人馬致遠]:這個操作一共要分五個步驟,我們倆一起為網友們介紹一下吧!

第一步,進入申報界面

納稅人登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後,可通過“首頁——常用業務——專項附加扣除填報”或“辦稅——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進入專項附加扣除填報界面,並選擇“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附加扣除。

第二步,選擇扣除年度

進入申報界面後,“選擇扣除年度”設為2022年,點擊“確認”後,系統會提示需要提前準備的資料,納稅人仔細閱讀後,點擊“準備完畢,進入填報”。

需要説明的是,由於新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納稅人不能在2021及以前年度匯算中申報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

第三步,填寫扣除資訊

在“基本資訊”界面,納稅人錄入電子郵箱、聯繫地址(如之前填寫過個人資訊或申報過專項附加扣除,則會自動填入,納稅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填寫完成後,點擊“下一步”進入“子女資訊”界面。在“選擇子女”項目處點擊“請選擇”進入“選擇子女”界面。  

若納稅人之前未填寫子女資訊,可點擊底部“添加子女資訊”進入添加界面,並填寫“他(她)是我的”、證件類型、證件號、姓名、國籍(地區)、出生日期,點擊“保存”後回到“選擇子女”界面,即可看到新添加的子女資訊。

納稅人選擇子女後,將回到“子女資訊”界面,並顯示子女的姓名與出生日期,子女資訊確認無誤後,點擊“下一步”。

第四步,設置扣除比例

完成子女資訊填寫後,納稅人根據實際情況在“本人扣除比例”中選擇100%(全額扣除)或50%(平均扣除)其中一種。選擇完成並確定後,點擊“下一步”。

第五步,也就是最後一步,選擇申報方式

設置扣除比例後,進入“申報方式”界面,納稅人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或“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任意一種方式。如果納稅人需要在每月發放工資薪金時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需要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並核實扣繳義務人資訊是否準確。選擇完成後,點擊“提交”,即完成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填報流程,系統將彈出“專項附加扣除資訊已提交”的提示。納稅人可以點擊“查看填報記錄”查看已經申報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

其實上述內容在上海稅務官方微信 2022年03月29日的推文中有詳細圖解,如果您還不清楚如何操作,可以在上海稅務官方微信歷史推送中搜索關鍵字“五步走”,就可以輕鬆找到啦![2022-12-8 14:53:55]

[主持人李慧]:其實個人養老金這個最新政策也是非常受大家關注的,有的網友問,我個人養老金已經買好了,如何在稅務部門申報個人養老金扣除呢?[2022-12-8 14:57:40]

[主持人馬致遠]:其實還是通過個人所得稅APP,就可以輕鬆搞定了!

首先,將個人所得稅APP更新至最新版本;第二步,打開個稅APP,點擊常用業務的“管理” ;第三步添加個人養老金扣除資訊管理到常用業務;第四步進入個人養老金扣除資訊管理,按提示填報。主要是點擊右上角,授權個人所得稅APP可以獲得您個人養老金資訊管理平臺的數據,或者選擇“掃碼錄入”來完成單張個人養老金憑證的資訊錄入操作。

以上內容在上海稅務官方微信 2022年11月29日的推文中也有,如果您還不清楚如何操作,可以在上海稅務官方微信歷史推送中搜索關鍵字“個人養老金扣除”,就可以輕鬆找到啦![2022-12-8 14:57:51]

[主持人李慧]:感謝馬老師的精彩分享,時間飛快的過去了,今天的直播馬上就要結束啦!不知道今天的解答對您是否有幫助呢?如果您需要回顧今天的解答內容,或將解答分享給自己的家人朋友。不要擔心,您可以截圖保存我們的二維碼關注上海稅務微信公眾號,進入智慧諮詢--專項附加扣除專題模組,該模組涵蓋了我們今天所有的答疑內容。後續,我們也將通過上海稅務微信公眾號推送專項附加扣除答疑小視頻,以便您隨時回顧、隨時學習。

另外若您有其他關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問題,可以私信“上海稅務”官方微網志或通過上海稅務智慧諮詢系統自行獲取政策解答,或是撥打12366熱線,12366上海中心將竭誠為您答疑解惑。[2022-12-8 14:58:50]

謝謝大家的觀看,今天的直播到此結束!再見!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